至少6家稀土磁材企业出口许可获批!业内:预计今年稀土开采指标增幅约3.7%

2025/05/19 18:12:15

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满45天,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已经有至少6家企业拿到了商务部发放的稀土两用物质出口许可证件(下称“稀土出口许可证”),另有多家上市公司稀土出口许可证的审批流程正在不断推进。

    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满45天,记者从业内获悉,已经有至少6家企业拿到了商务部发放的稀土两用物质出口许可证件(下称“稀土出口许可证”),另有多家上市公司稀土出口许可证的审批流程正在不断推进。

    截至5月18日,拿到稀土出口许可证的企业包括中科三环(000970.SZ)、宁波韵升(600366.SH)、正海磁材(300224.SZ)、天和磁材(603072.SH)、英斯特(301622.S)、大地熊(688077.SH)等至少6家稀土磁材企业发放了稀土出口许可证。另外,北方稀土(600111.SH)、广晟有色(600259.SH)、英洛华(000795.SZ)等公司的稀土出口许可证正在申请中。

    受政策、市场、生产运输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稀土供应端短期内供应量或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减。但与此同时,下游需求进入淡季。业内预计,今年全年稀土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

    至少6家稀土磁材企业单项许可获批

    今年4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对钐、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行出口管制,涵盖金属、合金和永磁材料等多种形式。这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也成为第一个被明确纳入出口管制的两用物质。

    “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者,中国掌握了全球约85%的冶炼产能。此次管制措施直接导致海外市场中重稀土供应缺口扩大,尤其是镝和铽等关键品种受到显著影响。”上海有色网(SMM)稀土分析师杨佳文告诉记者,“据我们了解,截至4月下旬,欧洲地区镝、铽的价格已经翻了2-3倍。”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情况下,所有含上述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的产品出口订单都要向商务部申报,获批以后才能出口。根据《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目前稀土两用物项出口许可申请审查周期一般为45-60个工作日。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周期可能会更长。” 天和磁材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已经获批的这第一批货是交付给大众汽车的。目前是一个‘配方’需要申请一次,只要产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不一样,就要重新再申请一次。后续如果有别的新订单,就继续排队提交申请。”

    “根据4月4号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的7类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公告,我们公司确有一部分含镝、铽成分的产品在管制范围内,我们按规定申请了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许可证实行的是一批一证管理,禁止二次使用。目前公司已陆续获取部分许可,相关的流程进展顺利。” 英斯特相关人士对记者说。

    中科三环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公司在出口管制措施刚出台的时候就进行申报了,目前有少量订单获得了批准,更多订单的出口许可证还在审核当中。“它是分订单一笔一笔申报,然后一笔一笔审批,如果材料不齐备会被驳回来,然后继续提交材料,整个申报周期会延长。”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稀土永磁上市公司对记者表示,由于稀土出口许可证审批周期的原因,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业绩或受一定程度影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出台之前,出口订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能确认收入;如今这个周期会拉长,有可能会影响到上半年的业绩。”

    宁波韵升相关人士则表示,目前只有含上述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的产品才会需要审,公司不含前述7种元素的产品都是正常交付。

    预计今年稀土开采指标增幅为3.7%左右

    除了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之外,今年国内的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也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截至目前,今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尚未下发,而2024年首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在去年2月7日就已下发,相比之下,今年首批稀土指标已经“迟到”3个月。

    业内认为,今年首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迟迟不见踪影,或与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下游需求不振、进口矿被纳入指标管理范畴等因素有关。

    在近日举行的SMM稀土行情专场直播中,杨佳文表示,“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分析,SMM预计2025年两批稀土开采指标合计将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3.7%。其中,岩矿型稀土26.1万吨,同比大约增长4%;离子型稀土1.9万吨,同比继续持平。”

    在杨佳文看来,今年以来,稀土原材料供应量持续偏紧,同时,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行业的兴起为稀土板块带来了新的需求,今年全球氧化镨钕的供需缺口预计为3500吨,供需关系的改善将进一步支撑稀土价格回升。而随着一系列稀土产业政策的调控,预计镨钕金属价格波动幅度将被控制在10万元/吨之内,这将有利于保证镨钕金属利润率的稳定。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缅甸地区离子矿已恢复,但眼下正逢雨季,缅甸矿运输受影响,矿端持货商惜售情绪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下游钕铁硼企业进入接单淡季,部分地区金属厂开始停炉减产,短期终端需求量预计将不会出现明显增加。

    盛和资源总经理黄平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尽管近期加征关税等因素引发市场对整体消费需求的担忧,影响主要稀土产品价格有所回调,但下跌幅度有限。随着政策的逐步明朗,预期后市将向好发展。公司稀土冶炼分离和金属加工的产能利用率维持高水平。

 

扫描下面二维码
下载“益盟操盘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