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益盟 2025/09/18 08:35:20
1、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国标征求意见 助力提升汽车安全 2、阿里全新AI芯片曝光 与英伟达H20相当 3、光伏能耗门槛再抬高 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盘前观点
昨天市场双双上涨,除了沪指因个别权重压盘外涨幅稍小没有突破平台外,其他指数均是实体阳并打出阶段新高,不过量能方面整体不是很足,可能部分资金在等美联储降息靴子落地,也有可能是节前效应所致,这方面需留个心眼,因为深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目前均出现了背驰结构,晚间美联储降息后今天沪指选择向上突破是大概率事件,但须观察量能跟进情况,如果量跟不上也将出现背驰,并和其他指数协同一致,那么就要小心这波上去是诱多浪,要开始有警惕心。
热点前瞻
1、半导体:国产替代长期逻辑+存储芯片高景气;2、储能概念:政策利好;3、
操盘手提示
【操盘手大师】估值吸引力指标提示,全A指数估值吸引力65,长期投资者仍可维持偏高仓位;而对于波段投资者,5日线上顺势持股不用想太多,但若沪指量能无法超过这波上涨的峰值量能并出现背驰结构后要做好随时减仓准备,出现拐头跌破5日线则减仓,进一步跌破10日线再减仓,这样不会犯大错误。
导读:
1、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国标征求意见 助力提升汽车安全
2、AI算力需求增速惊人需加快数据中心标准体系建设
3、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等文件将出台 智能化提升空间大
4、阿里全新AI芯片曝光 与英伟达H20相当
5、AI功能驱动增长 中国智能眼镜今年市场出货量预计翻番
6、光伏能耗门槛再抬高 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以下信息均摘自市场公开媒体,所涉个股是原信息自带,仅供参考并非益盟公司推荐,盟友们要自行判断其趋势走向及质地,操作风险自负)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国标征求意见 助力提升汽车安全
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填补了我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安全基线空白,将为行业准入、质量监督和事后追溯提供关键技术依据,有助于全面提升产品安全水平。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有效减轻驾驶负担、提升驾驶舒适性,已成为市场新车型的亮点和消费者选购的重要考量。今年1月至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为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为62.58%,较上一年增加了6.5个百分点。专家认为,国标的实施可以及时规范市场,避免因安全标准不一致引发的市场混乱,确保低价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同样安全可靠,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持续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AI算力需求增速惊人需加快数据中心标准体系建设
全球计算联盟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海9月17日在首届“AIDC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我国AI算力需求正以年均300%的惊人速度增长。这种爆发式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全新挑战。行业需要加快标准体系建设,通过共建共享推动AIDC基础设施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为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等文件将出台 智能化提升空间大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接下来,将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政策“组合拳"。下一步,商务部将从抓政策、抓场景、抓活动、抓平台、抓环境、抓机制六个方面发力,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阿里全新AI芯片曝光 与英伟达H20相当
据报道,央视《新闻联播》最新披露了阿里平头哥最新研发的面向人工智能的PPU芯片,其各项主要参数指标均超越了英伟达A800,与H20相当。与其他国产AI芯片相比,平头哥PPU在相关指标方面也大多处于领先地位。
点评:阿里平头哥半导体凭借 RISC-V 架构的先发优势、阿里系生态的协同效应及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已在边缘计算、AI 推理等领域形成竞争力,其玄铁系列处理器通过免费开源IP降低行业门槛,结合阿里云的生态优势,形成“芯片+云计算+应用”的全栈能力。当前市场对国产AI芯片需求迫切,平头哥的技术路线与本土化战略契合政策导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机构报告预计到2027年,平头哥RISC-V芯片出货量将突破100亿颗,AI芯片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5%。
AI功能驱动增长 中国智能眼镜今年市场出货量预计翻番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Smart Eyewear)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284.6万台,同比增长116.4%,其中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出货量预计220.2万台,同比增长183.2%;AR/VR设备出货量预计64.4万台,同比增长19.8%。
点评:AI大模型赋能实时翻译、健康监测,硬件突破解决显示与重量痛点,价格下沉加速普及,中国产业链快速成熟,智能眼镜正从工具迈向生态终端,重塑人机交互未来。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
光伏能耗门槛再抬高 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9月16日,国家标准委就《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晶硅光伏组件和逆变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硅单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且征求意见截止日期均为2025年11月15日。
其中,《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对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进行了大幅收紧,拟修订的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级、2级、3级分别≤5、5.5和6.4kgce/kg,相比目前正在执行的≤7.5、8.5和10.5kgce/kg有明显降低。同时,颗粒硅标准更改为3.6、4.0、5.0kgce/kg。以三级能耗为例,此次征求意见稿标准低于此前大同会议的7.5和9.12包头会议的6.5,预计约30%的存量多晶硅落后产能可能会因无法达到标准而退出或被并购整合。
当前光伏反内卷已进入实际兑现阶段,上述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有助于推动光伏产业的节能减排和高质量发展,加速落后产能出清,行业龙头有望受益,建议关注
(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编辑:汪翔 投顾编号:A08806200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