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20:34:09
事关人工智能行业建设,重磅文件来了!10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指出,本次制定《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广东制造,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跃升。
事关人工智能行业建设,重磅文件来了!
10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指出,本次制定《行动方案》,是为了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广东制造,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跃升。
《行动方案》提出,强化工业人工智能关键供给、推动工业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构建工业人工智能支撑体系、优化工业人工智能要素保障四个方面共十六条内容。
重要内容包括——
1.推进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广东分中心,探索构建制造业领域数据资源交换体系。
2.推进核心软件攻关等工程,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迭代升级。
3.发挥省市合力,通过“算力券”“训力券”等政策工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4.支持企业承担和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5.加强财税金融支持。依托省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发挥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领作用,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地市通过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租赁等方式,助力企业数智化改造。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应用的融资服务。落实支持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6.支持工业企业建设数智化供应链,基于工业大模型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带动供应链相关企业智能化改造。
7.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
以“百行千模”为牵引,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
8.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标杆。聚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金属制造、先进材料、泛家居、服装箱包、生物医药、食品、玩具等细分行业,支持工业企业加强“行业模型+专用模型+智能体”的渗透应用,征集遴选和认定发布省级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标杆,对符合条件的标杆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
《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2025年9月29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方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全面了解,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强调“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新领域,政策支持很重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作出指示,要求以责无旁贷的勇气锐气抢占制胜人工智能新赛道,先行先试推进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等场景的应用示范和推广。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广东制造,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跃升,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牵头制定了《行动方案》。
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6条政策措施,聚力推动制造业数智化改造升级,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工作举措
第一至第五条措施,强化工业人工智能关键供给。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
第六至第十条措施,推动工业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建立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诊断—改造—推广”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地市行”活动,编制人工智能应用指引、典型案例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建设行动,征集遴选和认定发布一批省级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标杆项目。推动数智化“链式改造”,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相关企业智能化升级。提速建设6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对于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支持。打造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推动园区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改造,鼓励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平台。
第十一至第十三条措施,构建工业人工智能支撑体系。推动深圳、东莞等地市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培育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广州、深圳等地市建设具身智能训练场体系,打造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创建一批人工智能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将人工智能能力作为新设平台的重要参考。支持建立“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场景的培育和对接机制,促进场景创新应用和供需精准对接。依托工业操作系统应用推广行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等专项,推动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品落地应用。
第十四至第十六条措施,优化工业人工智能要素保障。依托省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发挥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引领作用,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应用的融资服务,打造“粤智贷”品牌矩阵。用好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复合型、实践型人工智能人才和队伍。开展智慧工匠培育行动,设计阶梯式课程体系,举办人工智能职业技能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