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益盟 2025/11/05 08:33:18
1、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2、多部门联手 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 3、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 AI眼镜市场快速增长
盘前观点
昨天两市震荡调整在预期内,沪指和科创50指数下跌幅度比较克制并且没有新低出现,下跌量能萎缩动能衰减,不排除今天会有阳线修复动作。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较大有新低出现,今天可能会继续考验10月24日的缺口,但由于阴量萎缩抛压也释放殆尽,隔夜美股下挫科技股领跌,昨天A股盘中经历情绪冰点后,今天观察能否低开高走反弹修复。
热点前瞻
1、商业航天:消息面催化
操盘手提示
【操盘手大师】估值吸引力指标提示,全A指数估值吸引力70,长期投资者仍可持有低估优质股维持偏高仓位;而对于波段投资者,如果盘中有反弹修复,仍要关注力度,如果反弹没量能跟进,前期热门涨幅较大品种仍然要趁反弹减仓。持仓方面近期要做适当调整,往低位或中位板块切。整体仓位不宜激进留有余地,维持5-7成合理。

导读:
1、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2、苹果折叠屏iPhone明年亮相 两大增量环节最具弹性
3、多部门联手 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
4、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 AI眼镜市场快速增长
(以下信息均摘自市场公开媒体,所涉个股是原信息自带,仅供参考并非益盟公司推荐,盟友们要自行判断其趋势走向及质地,操作风险自负)
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成功 商业航天提速
据星河动力官微消息,11月4日,星河动力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一号半固定式火箭子级试车平台,成功完成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此次试验是继近期该型号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圆满成功之后的又一关键进展,标志着智神星一号大型地面试验全部完成,即将开展首飞发射。
智神星一号是国内首批即将开展轨道级发射的可重复使用构型液体运载火箭,设计重复使用次数不少于25次,主要面向大型星座组网和大型卫星发射市场。2026年,智神星一号计划随发射任务开始轨道级回收试验验证。当前国内商业航天产业处于“第三次浪潮”,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效能和发射成本已成为行业突破重点。可复用技术可大幅降低运载火箭发射成本,有助于高频次发射和低轨卫星互联网等星座组网计划的推进。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2025年商业航天产业整体进入高速成长期,可复用液体火箭与相关子级动力系统试车的密集开展,将持续成为刺激行业景气度的关键事件。
苹果折叠屏iPhone明年亮相 两大增量环节最具弹性
据数码博主爆料,苹果折叠屏iPhone将于明年发布,起售价或不超过16000元,与华为Mate X6折叠屏定价区间重合。新机外屏约5.5英寸,内屏约7.8英寸,接近iPad mini,主打“内屏几乎无折痕”,搭载A20系列芯片,后置双摄,内外屏各配前摄,支持侧边指纹识别,无Face ID。
果链分析师郭明錤预测,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将达到800-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若2026年苹果正式入局折叠屏手机,高阶消费者对折叠产品的关注度与接受度有望快速提升。机构分析认为,折叠屏iPhone已进入量产前的关键验证期(NPI P2),供应链锁定窗口正在收口,最具弹性的两大增量环节是铰链/精密结构件(以MIM为核心)与UTG超薄柔性玻璃及其贴合设备,预期差极大。
多部门联手 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总结各地积累的人工智能应用和管理方面经验基础上,研究制订了《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并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实施。其中提出,到2027年,形成一批临床专病专科垂直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基层诊疗智能辅助、临床专科专病诊疗智能辅助决策和患者就诊智能服务在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应用,打造更多高价值应用场景,带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30年,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
点评:智能医疗作为医疗健康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正处于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共振的黄金发展期。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智能医疗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核心支撑,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智能医疗支持政策,如《智慧医院建设指南》《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等;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重构医疗价值链。2025年中国智能医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000亿元,慢性病管理、AI辅助诊断、手术
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 AI眼镜市场快速增长
据报道,近期多项行业数据显示,AI眼镜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增长,谷歌、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快布局。从市场定位来看,AI眼镜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作为手机配件,增强手机的功能;二是逐步走向独立设备,最终可能替代智能手机。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点评:科技巨头对AI眼镜的期待不仅在于硬件销售本身,它们更看重的是其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的潜力。AI眼镜作为融合了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正从一个极客专属的概念迅速走向大众消费市场。技术的快速迭代、价格的持续下探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共同推动其从概念走向实用。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有望突破4000万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A股相关概念股有
(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编辑:汪翔 投顾编号:A08806200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