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18:24:25
券商发债“补血”需求仍在持续放缓。2月12日,长城证券、中国银河、南京证券相继发布了近期短期融资券发行结果公告,票面利率分别为1.80%、1.81%、1.83%。相对前几年动辄3%以上的利率水平,券商发债融资的成本可谓大大降低。不过,便宜并不能吸引券商蜂拥而至。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进入2025年,券商发债融资的规模仍在缩水。
券商发债“补血”需求仍在持续放缓。
2月12日,
不过,便宜并不能吸引券商蜂拥而至。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发现,进入2025年,券商发债融资的规模仍在缩水。截至2月12日,共有3家券商获批发债,合计规模同比下滑超50%;已发债券方面,29家券商合计发行了807亿元境内债,同比下滑24%。
有券商非银分析师对券商中国记者提到,从业务发展和风控指标等方面看,券商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并不强烈。并且,场内资金成本持续走低,券商不一定非要通过发债才能融到钱,或许相较之下成本更高。
券商发债融资规模同比缩水
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截至2月12日,2025年年内共有3家券商的发债融资申请获得监管批复:
2月11日,
1月7日,
1月6日,
相对上年同期,今年获批发债的券商数量少了,规模也缩水了。2024年前两个月,
不仅是申请发债的步伐放缓了,今年券商已发行的债券规模也明显减少。Wind显示,截至2月12日,29家券商合计发行了50只境内债,规模合计80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发行只数和规模分别下滑了24.24%和31.31%。
境外债的发行规模也显著缩水。今年仅有
资本补充需求放缓
从发行利率来说,券商发债融资成本越来越低。近日,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年内已发行债券的利率平均值在1.97%,相比2024年券商已发债券,利率平均值下降了0.36个百分点。最低如
在最近几年,由于券商的重资本业务占比不断攀升,直接带动了券商融资需求的提升。不过,虽然当下利率“很香”,但其实早在2024年时,券商发债融资降温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2024年全年,券商在境内发行了1.32万亿元债券,与2023年同比减少12%。
关于券商缘何发债融资降温,有券商非银分析师向记者分析称,首先从业务发展角度看,券商当下加杠杆并不一定能够赚到钱。比如两融业务息差持续压降,覆盖成本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券商当前各项风险指标保持良好,监管方面也没有新的资本金补充要求,这进一步降低券商融资的必要性。
“当前场内资金成本持续走低,券商其实并非一定要通过发债融资。”上述受访的券商非银分析师还表示,券商还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等方式融资。相较之下,发债融资成本或许会更高。另外,券商也要权衡存量债务和新增债务的规模,有的券商如果存量债务较多,就无需新增债务。
募资主要用于置换到期债务
就2023年—2024年期间,赵然指出,由于没有政策方面的影响,券商债券发行规模与偿还规模基本持平。
确实,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从2024年到2025年,“借新还旧”是多数券商发债融资的主要目的。比如,截至2月12日,共有7家券商发布了2025年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的募集说明书。其中,
Wind显示,当前券商存量债务中,截至2月12日,74家券商境内存量债券规模约2.73万亿元,境外存债规模为134.89亿美元。其中,
就整个行业而言,截至2月12日,一年内到期的证券公司债规模为8172.90亿元,短期融资券为3272.20亿元,整体合计为1.14万亿元。
展望2025年,赵然分析称,在净新增发行增速分别为-50%/+50%/+100%的情形下,预计券商债总发行规模分别为12267亿元、13205亿元、13674亿元,对应2024年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7%/+0.5%/+4.0%,其中属于置换到期债务的规模均为117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