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18:43:56
近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求《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据悉,此次《白酒质量通则》的制定与修订,旨在从我国白酒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出发,提出白酒品质表达新形式,建立我国白酒统一形象,增强民族和文化自信,推动和加快白酒的国际化进程。《白酒质量通则》发布后,白酒股盘中快速拉升。
近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征求《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据悉,此次《白酒质量通则》的制定与修订,旨在从我国白酒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出发,提出白酒品质表达新形式,建立我国白酒统一形象,增强民族和文化自信,推动和加快白酒的国际化进程。
《白酒质量通则》发布后,白酒股盘中快速拉升。
白酒质量国家标准拟发布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符号之一,随着国内白酒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海外市场对白酒企业的吸引力正在快速上升。
近期,多家酒企召开的“新春第一会”提出,在“稳”字当头的基础上,推动多品牌矩阵战略、年轻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齐头并进。据
尽管白酒国际化进程有所提速,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白酒口感、酒精度、风味特点与欧美流行的威士忌、伏特加等烈酒差异较大,消费场景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各国对烈酒管理政策法律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白酒风味物质、活性成分多样,不同品牌白酒风格和口感差异大,当前缺乏适应中国白酒酒体成分和风味特点的国际检验标准,简单执行其他烈酒的进口检验和技术标准,不仅无法体现中国白酒的独特品质优势,还无形中为白酒出口增添障碍。
在此背景下,标准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月20日,证券时报记者从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官方渠道获悉,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白酒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符号之一,多年来白酒行业在持续努力推动我国传统白酒走向国际社会,是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白酒尚未建立统一的形象,国际社会对中国白酒的认识仍然不清,造成白酒国际化进程缓慢。
完善白酒标准技术内容
《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次标准制定过程中,科学总结中国白酒的工艺特征属性,通过对关键工艺的描述,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国白酒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此次修订首次建立了面向消费者的白酒品质表达标准化语言,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识别中国白酒的特性,丰富和完善标准技术内容,创新产品标准的表达形式,推动白酒产业的标准化、国家化、规范化发展。
与其他蒸馏酒相比,中国白酒展现出独特的工艺与文化内涵,其核心特色体现在酒曲的使用、固态发酵工艺以及独特的蒸馏技术。同时,白酒的发酵、蒸馏与贮存容器亦具有显著特点。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中国白酒与众不同的品质与魅力。
为清晰地表达中国白酒特征,术语和定义中对“白酒”“酒曲”“发酵容器”“蒸馏容器”和“贮存容器”等术语进行定义。“白酒”定义中强调了谷物和酒曲的使用,同时描述了白酒基本的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的生产过程。在酒曲的定义中,明确其原料、生产特点及其作用。“发酵容器”“蒸馏容器”和“贮存容器”中分别列举出特色容器名称。
据了解,本标准制定中充分结合白酒生产工艺现状,系统总结和抽提传统中国白酒生产工艺特点及共性,针对生态环境、原料、原料处理、酒曲、发酵、蒸馏、贮存、勾调等工艺环节提出相应控制要求。
同时,为体现标准的专业性与通俗性,以便专业鉴定与引导消费者,便于消费者直观地了解白酒产品本身的感官共性,起草工作组以GB/T33405-2016《白酒感官品评术语》国家标准中界定的感官描述词为基础,综合中国白酒感官评价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香气描述,白酒应具有原料、酒曲、生产工艺等所带来的复合香气特征,香气协调、自然、舒适,无不适香气,同时在表注中举例白酒中可能出现的具象化香气特征例如:粮香、曲香、果香、花香、焙烤香等。
业内人士指出,《白酒质量通则》的发布,将有助于酒企更好地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品质,同时也为酒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一标准的制定是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推动白酒产业朝着标准化、国际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在国际化方面,它将有助于消除国际市场对中国白酒的认知障碍,提高中国白酒的国际认可度和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