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益盟 2025/04/28 08:46:18
1、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 2、六部门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3、湖北国企改革有望提速 关注本地国资概念
盘前观点
上周五两市窄幅震荡,节前效应叠加财报密集披露导致各路资金谨慎,量能也没有积极变化,不过反弹趋势及形态仍然维持良好。本周及4月仅剩3个交易日,高层已经明确表态会继续稳股市,预计国家队仍将扮演护盘角色,指数估计不会有较大波动,大概率会在3280-3320区间震荡为主,但个股不一定能像指数一样稳,业绩雷仍然要防范。
热点前瞻
1、核能核电:周末核电相关利好消息云集;2、免税店:政策刺激
操盘手提示
【操盘手大师】估值吸引力指标提示,全A指数估值吸引力80,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很低,操作上,长期投资者可忽略日线级别波段继续持股,短线或波段投资者仍保留一定现金头寸,仓位上不宜激进,对于5日线上方运行、整体位置偏低且一季报优质品种可继续持股,高位无业绩品种仍回避。
导读:
1、核应用中长期规划正在编制 板块配置价值显现
2、我国开展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论证 关注产业链股
3、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
4、六部门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5、政策东风劲吹 人工智能国产替代迎来黄金机遇
6、工信部推动鸿蒙应用商店扩容 生态服务商受益
7、政策面持续向好 燃料电池车放量值得期待
8、湖北国企改革有望提速 关注本地国资概念
9、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虚拟电厂或成为主要抓手
(以下信息均摘自市场公开媒体,所涉个股是原信息自带,仅供参考并非益盟公司推荐,盟友们要自行判断其趋势走向及质地,操作风险自负)
核应用中长期规划正在编制 板块配置价值显现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27日在2025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近期,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正组织编制全口径核技术应用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探索成立核技术应用产业推广平台,聚焦超五十个应用场景,研究制定成熟技术和产品目录,以点带面推动核技术应用产业做大做强。后续还将再设立15家核技术研发中心,进一步激发核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
另据了解,随着“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国内外进入批量化生产建设阶段,我国的核电工程建设能力也得到持续提升,具备同时建造40台核电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1469亿元,较上年增长520亿元,创历史新高。
相比其他发电方式,核电机组的年发电利用小时数常年保持在7000小时以上,位居所有电源之首,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二氧化碳。核电是最清洁、最安全、最高效、占地面积最小的能源形式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各地对核能的逐渐重视,除了发展核电之外,核能未来将在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医疗防护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可关注:
1)
2)
3)
我国开展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论证 关注产业链股
在近期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表示“我国正在开展商用后处理厂的论证,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研究也已进入地下实验室的建设阶段。”核电站运行产生的高水平放射性物质从产生到处理、处置的各个环节都有极其严格的安全要求,生态环境部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直到未来处置设施关闭后还要进行安全监护,确保高放废物的长期安全性,绝不增加子孙后代的负担。
我国开展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论证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后处理厂可提取铀、钚等可循环核燃料,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对天然铀的依赖,支撑核电规模化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同时,通过自主掌握闭式燃料循环技术,可降低核废料长期贮存风险,增强核能产业链安全。
上市公司,
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 核电景气回升下两家细分龙头更具弹性
据新闻联播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兜牢核电安全保障网。此次获批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以上新项目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其中包含8台华龙一号机组。
我国核电历年批复一般一年分两次,单次批复量通常不超过6台。本次在上半年一次性获批10台动作较为罕见,下半年或还有新机组获批,全年获批量或将超预期。核电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本次新核准机组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次外,受益AI数据中心快速扩张,核电等绿电需求加速爆发。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AI将成为推动这一用电激增的最主要动力,核电审批提速或将为我国AIDC等做后续储备。机构认为,核电景气提升,核电通风、核电主泵及阀门等细分环节弹性最佳。
六部门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这两大领域公司望直接受益
商务部等6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 《通知》提出,优化退税商店布局,鼓励各地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打造一批离境退税特色街区,提升退税商店可及性。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不断丰富和优化商品供给。优化退税办理流程,完善离境退税管理系统,提高商店开单效率,缩短旅客等待时间,将“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将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大幅上调至2万元,鼓励相关机构通过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方式提供退税服务,更好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
2024年,入境旅客总花费达到942亿美元,增长了77.8%。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GDP的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到3%之间,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离境退税有助于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是吸引和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切入点。按照我国增值税水平,一般商品退税率达到11%,相当于额外打九折。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有利于扩大政策受益面,提升政策实施效能,推动离境退税销售额继续快速增长,为提振消费注入
政策东风劲吹 人工智能国产替代迎来黄金机遇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习近平强调,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
当前高端芯片的性能瓶颈与基础软件的生态壁垒,已成为我国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关键制约因素。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与产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体系已迫在眉睫。一方面,突破高端芯片 “卡脖子” 技术,打造高性能算力集群;另一方面,加快基础软件生态建设,完善底层支撑。这不仅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产业自主保障能力与全球竞争力,也将为相关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建议关注
工信部推动鸿蒙应用商店扩容 生态服务商受益
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明确表示,要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鼓励各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使用开源,加快打造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软件生态。
工信部将鸿蒙系统定义为“国家战略级数字底座”,政策推动下,鸿蒙原生应用数量预计快速增加,有望突破当前4000款的规模,逐步缩小与成熟生态的差距。这一战略布局旨在打破海外操作系统垄断,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保障数字基础设施的自主可控。
生态服务商有望受益。上市公司,
政策面持续向好 燃料电池车放量值得期待
2025氢能产业大会暨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供需对接会近日透露,成渝氢走廊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超1300辆,两地加快氢能商业化应用。据悉,2025年作为“十四五”燃料电池补贴最后一年,当前仅京津冀城市群完成推广目标,上海、广东、郑州、河北城市群累计完成度均未达到75%,2025年完全达标仍有难度。为确保推广目标达成,今年以来新疆哈密、山西吕梁、河南济源、河南濮阳、河北沧州、辽宁大连等多地批准加入城市群,地方补贴配套资金进一步夯实,并提供优秀的氢气资源条件及落地场景。当前城市群扩容可能还未结束,未来可能仍会有新增城市群落地。
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指出,中国氢能产业各领域技术已进入工程化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产业链各环节关键工艺和技术已基本完成突破或处于突破前夕。核心装备与材料在性能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外,中国以大巴、卡车为代表的商用车作为试点先行。到2023年,中国氢能源汽车销量约5800辆,占全球总销量近四成。2025年3月燃料电池车销量开始有所回升,销量303辆,同比增长35.8%,为今年来首次同比正增长。机构认为,燃料电池装机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6月及四季度为装机高峰,政策发力与城市扩容成关键推力,旺季销量激增可期。
上市公司,可关注
湖北国企改革有望提速 关注本地国资概念
近日,湖北省政府国资委联合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推动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证券化工作方案》,释放出湖北省在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方面的强烈信号,引发各界广泛关注。该方案锚定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证券化的明确目标,聚焦股权、实物、债权、特许经营权和未来收益权这五类可证券化资产,系统规划12项重点工作任务,旨在全方位盘活国有存量资产,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为省属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资本动力。
湖北省此次发力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证券化,不仅是对国有资产高效利用的一次积极探索,更是推动国企改革走向纵深的关键举措。随着相关工作逐步落地实施,有望带动全省国资国企在资本市场竞逐中实现新跨越,为湖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全国国企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湖北经验与范例,助推湖北经济迈向新的高度。相关湖北省国资概念股如:
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虚拟电厂或成为主要抓手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鼓励新模式推广及新兴产业孵化。聚合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资源,打造交通运输领域虚拟电厂。引导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池资产管理、新能源运输装备融资租赁等新兴产业,打造车一站一桩一网智慧融合产业创新平台。
据了解,虚拟电厂是具有鲜明新型电力系统特征的新型电力运行组织模式,可有效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有利于增强电力保供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完善电力市场体系。
加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监管AI+政务有望持续加速落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人工智能领域要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
据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已完成DeepSeek-R1的部署,并成功应用于240个现实政务场景,使整体工作效率提升超过20%。随后,在智能服务助手方面,深圳市推出了全国首个面向公众的AI政务助手,并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民生证券认为,DeepSeek出圈引发国内AI落地进程加速,而近期深圳推出“AI+政务助手”大幅提升政务工作效率,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政务信息化市场空间广阔,包含招采、财政、税务、司法等大量专业的垂直领域,同时链接B端、C端用户,AI赋能带来的提效降本空间较大。此外,政务信息化体系建设节奏大多自上而下推动,在全年拥抱AI的浪潮下,Al+政务有望更快速落地。
(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编辑:汪翔 投顾编号:A08806200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