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08:01:39
近期,风电企业大金重工、广大特材等公司相继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释放出行业需求回暖、出货量稳步攀升的信号。同时,上海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获悉,在政策持续引导、行业自律协同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风电行业招标价格已呈现回升态势,且这一趋势具备扎实的延续基础。
近期,风电企业
从市场数据看,不管是从装机规模的持续攀升到风机价格的理性修复,还是从陆上风电的稳步迭代到海上风电的加速突破,我国风电行业正悄然启动从“粗放式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跨越。头部企业盈利水平的改善,以及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的需求释放,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多家风电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增
“下游行业需求整体向好,公司产销两旺。”
从募投项目产能释放情况看,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海外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成为驱动整体业绩提升的核心引擎,报告期海外项目交付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企业在手订单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今年风电行业的热度。截至2025年3月31日,
行业迎来量价齐升态势
量价齐升是今年以来风电行业运行的核心特征。某风电上游材料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风电整体装机节奏较往年显著加快,其中海上风电装机量实现倍增,同时行业招标价格呈现回升态势。
从价格维度来看,风电行业逐步摆脱低价竞争困境。记者了解到,经历2024年前三季度的价格探底后,风电行业正逐步走出低价竞争的泥潭。以日前开标的国家电投2025年第二批陆上风电机组规模化采购项目为例,除标段5、6外,其余标段平均价格均突破2000元/kW,较2024年中标价格低点涨幅显著。分析人士指出,国电投风机中标价的回升,进一步验证了国内风机板块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呈现的价格回升趋势。
价格修复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政策引导与行业自律的双重作用。
2024年10月,国内12家风电整机企业共同签署《自律公约》,旨在解决低价恶性竞争、合同条款明显有失公平等行业问题。
从量能维度,目前风机装机与订单规模同步扩张。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1月至5月,国内新增风电装机量达46.28GW,同比增幅134%。
“两海”拓宽行业成长边界
在行业利润空间逐步修复、供需格局持续向好的背景下,海上风电与海外市场构成的“两海”市场,有望为风电行业打开长期需求空间。
“目前国内深远海海上风电正处于发展初期。”
随着近海风电资源开发已趋近饱和,向深远海挺进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必然方向。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首席产品官、风机与装备产品平台总裁娄益民向记者分析:“随着离岸距离越来越远,风机本身在海上风电项目成本中的占比会越来越小,但基础吊装、海底电缆、海上升压站平台等海工成本直线上升,运维成本也呈指数级增长。”
基于这一特点,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成为行业核心诉求。娄益民认为:“深远海风电发展的关键在于‘稳’而非‘快’,极致可靠性将成为刚需。唯有通过提升设备可利用率、降低故障率,才能从全生命周期维度摊薄度电成本。”
海外市场方面,欧亚多国持续加码风电产业支持政策,开发力度显著加大。“海外风电装机增长趋势有望与国内基本同频,景气回暖推动海外风机价格稳步回升。本土风机及零部件凭借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可靠的供应链保障能力和日益提升的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林劼认为,在国内深远海风电开工提速与海外风机订单集中落地的双重驱动下,本轮风机价格回升及盈利修复具备较强持续性。长期来看,风机环节盈利改善有望向产业链中上游传导,带动铸锻件、叶片等各环节逐步实现盈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