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08:50:38
【太阳能电池领域有技术突破!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11月10日晚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从整个光伏产业来看,三季度以来,在“反内卷”政策的推动下,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在二级市场上,光伏概念股近期持续活跃。截至目前,A股光伏板块总市值超过2万亿元。
11月10日晚消息,日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
从整个光伏产业来看,三季度以来,在“反内卷”政策的推动下,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在二级市场上,光伏概念股近期持续活跃。截至目前,A股光伏板块总市值超过2万亿元。
来看详细报道!
重要进展
钙钛矿
据科技日报10日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在钙钛矿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在传统工艺中,甲基氯化铵中的氯离子在薄膜结晶过程中会向上表面迁移并富集,导致钙钛矿层在垂直方向上氯元素分布不均。这种不均匀性会引发表面缺陷和界面电子势垒,增加载流子复合,影响电池性能与长期稳定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能在垂直方向使氯元素均匀化分布的策略。他们在薄膜生长过程中引入碱金属草酸盐,利用其解离出的钾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强结合作用,有效抑制了氯离子的无序迁移,使其在钙钛矿层中均匀分布。
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钙钛矿薄膜质量显著提升:载流子寿命延长至20微秒,界面缺陷密度大幅降低。基于该薄膜所研制的
据悉,这一研究实现了钙钛矿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光伏领域技术突破不断。11月3日,浙江企业“纤纳光电”正式发布全球尺寸最大的钙钛矿光伏商用组件。经TüV南德权威认证,纤纳2.88m²组件功率为509.21W,效率为18.6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标志着钙钛矿光伏技术从实验室及中试阶段,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
近期,光伏上市企业发布2025年三季报,头部光伏企业第三季度盈利情况环比有所改善,但依然承压。平安证券指出,光伏板块第三季度盈利情况的环比改善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推动:一方面,得益于光伏产业链价格的企稳,存货减值损失减少;另一方面,毛利率水平整体环比提升,其中硅料环节提升幅度较为明显。
上述券商指出,三季度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一定程度受“反内卷”因素的推动;展望未来,光伏终端需求难言明显反转,光伏产业链价格及盈利水平仍然有赖于“反内卷”相关政策的推进,政策因素也将持续成为光伏板块行情的核心驱动因素。
此外,能耗限额可能成为“反内卷”备选方案,按照当前标准,在运产能中约16%将受到影响。在光伏反内卷政策推进的同时,还需持续关注硅料减产去库情况,当前硅料全行业库存约46万吨,库存压力依然较大,考虑明年光伏需求可能持平或微降,硅料排产需要在当前基础上再下降30%左右,才有希望在2026年内看到硅料库存下降至正常状态。
值得关注的是,光伏产业近日还迎来另外一则好消息。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发展矿区光伏风电产业。有效盘活矿区土地资源,加快推进光伏电站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产煤地区规划建设大型光伏基地,创新“光伏+”多元业态发展模式,提升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水平。在风力资源充沛的矿区及周边区域,有序推进集中式、分散式风电开发。有研究机构指出,上述政策将为光伏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