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益盟 2025/11/19 08:33:06
1、华为官宣AI突破性技术 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 2、阿里千问APP异常火爆 相关公司成长空间打开 3、多部门发布金融支持北京消费方案
盘前观点
昨天市场表现疲软,个股普跌跌停股数量大幅增加,情绪面一度达到冰点。沪指缩量下跌后短线有两种演变,一种是直接考验60日线后反弹,一种是先弱修复后再考验60日线。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调整放量,今天将考验60日线观察该线得失。科创50缩量小阳属于调整结构中的弱势抵抗,要防范演变为下跌中继。整体来说,市场没有止跌迹象,隔夜欧美及今早亚太仍然是普跌格局,策略上维持谨慎。
热点前瞻
1、大消费:刺激政策预期+低位低估;
操盘手提示
【操盘手大师】估值吸引力指标提示,全A指数估值吸引力70,长期投资者仍可持有低估优质股维持偏高仓位;而对于波段投资者,继续维持谨慎并防范大盘阶段性调整,仓位3成左右合理,留足现金头寸,持仓以低位低估形态良好的优质品种为主。如果今天沪指走第一种直接杀到60日线的走势,且是缩量的话,可以考虑短线博一个反弹。但若选择第二种情绪弱修复,则仍然维持轻仓位观望,管住自己的手不宜妄动。

导读:
1、华为官宣AI突破性技术 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
2、阿里千问APP异常火爆相关公司成长空间打开
3、多部门发布金融支持北京消费方案 关注经营拐点机会
4、工信部发文 实施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
5、
(以下信息均摘自市场公开媒体,所涉个股是原信息自带,仅供参考并非益盟公司推荐,盟友们要自行判断其趋势走向及质地,操作风险自负)
华为官宣AI突破性技术 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
华为11月18日官宣,将于11月21日在上海举办“2025 AI容器应用落地与发展论坛”。该论坛以"AI容器智驱未来,引领算力资源利用新范式"为主题,现场将正式发布并开源创新AI容器技术Flex:ai,助力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据了解,华为即将发布的AI容器技术Flex:ai将对标英伟达2024年底收购的以色列公司Run:ai的核心技术,旨在通过软件创新,实现英伟达、昇腾以及其他三方算力的统一资源管理与利用。据透露,该技术可将 GPU、NPU等算力资源利用率从行业平均30%-40%大幅提升至70%,显著释放算力硬件潜能。
阿里千问APP异常火爆相关公司成长空间打开
截至11月18日18时许,阿里巴巴17日推出的AI应用千问App已迅速冲入苹果AppStore免 费应用总榜第四位,排名超越DeepSeek。其火爆人气一度导致服务器拥堵,“阿里巴巴千问崩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官方则以“我好着呢"幽默回应,侧面印证了其公测首日的火热流量。
11月17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并将其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千问App主打免 费,并计划与阿里生态内的各类生活场景深度结合,其目标是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据悉,面向海外市场的千问 App国际版也将在近期上线。
多部门发布金融支持北京消费方案 关注经营拐点机会
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12部门印发《金融支持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大商品消费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满足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居家装、电子产品等领域消费金融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商家促消费活动,提供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费率优惠等活动,为消费者适当减费让利。
工信部发文 实施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高标准数字园区建设指南》。其中指出,健全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网络基础设施,推动5G—A、万兆光网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演进升级,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广泛应用,打造高速泛在、敏捷可靠的网络通道。优化算力基础设施,科学合理统筹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算力应用。统筹建设园区统一数字平台,加强对园区各部门、各企业的数据采集、清洗与标注,构建园区高质量数据集。到2027年,建成200个左右高标准数字园区,实现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点评:数字园区有望成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支持智慧园区建设的政策文件。国家发改委在《关于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建设智慧园区平台。5G、AI、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将进一步融合,推动智慧园区向更高层次发展。数字园区正从“单点智能”向“全域智慧”演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数字园区将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
11月18日,
近期国内大厂正加速AI应用落地,阿里推进“千问”项目,打造千问APP对标ChatGPT;腾讯宣布微信将推出AI智能体,协助用户完成各种任务;字节已正式发布豆包编程模型,针对Agentic深度优化。随着头部平台将智能体能力引入核心消费场景,AI应用端正由示范走向落地。国产模型的持续发布与算力需求提升,也共同推动行业从模型驱动向应用深化过渡。机构认为,电商、营销及内容相关场景有望率先体现价值,产业链仍具进一步提升空间。
(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编辑:汪翔 投顾编号:A08806200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