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11.26】新加坡国家AI计划转投阿里千问 阿里AI产品收入三位数增长

来源:益盟 2025/11/26 08:41:55

1、新加坡国家AI计划转投阿里千问 关注头部公司战略价值 2、华为Mate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产业链需求激增 3、4.5亿太空算力项目开启招标 产业加速落地

    盘前观点

    昨天两市都是反弹后在5日均线附近遇阻回落的走势,属于弱势反弹的范畴,由于5日线继续下行过程中,今天要先观察能否扛过5日线反压,如果继续被压制则要小心这波反弹结束。另外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还留有日线级别缺口未补,技术上是个较大的隐患,三天内被回补概率大。整体来说连续两日个股普涨后,今天开始要防范个股分化及反弹结束。

    热点前瞻

    1、AI智能体:AI应用前景被看好;2、航天国防:中日关系紧张+军贸

    操盘手提示

    【操盘手大师】估值吸引力指标提示,全A指数估值吸引力70,长期投资者仍可持有低估优质股维持偏高仓位;而对于波段投资者,先前没提前埋伏的投资者在5日线附近不适合过渡追高,做反弹的最佳时机已过。今天如果出现阴线反包昨天阳线实体,则要防范这波反弹结束,最近做反弹的头寸不管成功与否要先出来。如果能抗住5日线反压继续向上反弹,则越涨越卖逢高了结的思路,做反弹预期不宜高,仓位要重新控制到3成左右。

image.png

    导读:

    1、新加坡国家AI计划转投阿里千问 关注头部公司战略价值

    2、华为Mate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产业链需求激增

    3、国家数据局启动国企数据资源试点 商业价值值得关注

    4、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

    5、中国首个规模化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开建

    6、创四项全球纪录 630℃超超临界主设备下线发运

    7、4.5亿太空算力项目开启招标 产业加速落地

    8、阿里巴巴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 相关产业链标的望持续受益

    (以下信息均摘自市场公开媒体,所涉个股是原信息自带,仅供参考并非益盟公司推荐,盟友们要自行判断其趋势走向及质地,操作风险自负)

    新加坡国家AI计划转投阿里千问关注头部公司战略价值

    上证报11月25日获悉,新加坡国家人工智能计划(AISG)正在进行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在其最新的东南亚语言大模型项目中,放弃了Meta模型,转向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Qwen开源架构,标志着中国开源AI模型在全球影响力版图中的一次关键扩张。

    这一转变也凸显了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在全球开源AI领域的崛起。自2023年全面开源以来,阿里Qwen已经超越 Llama、DeepSeek等模型,成为全球性能最强、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大模型。截至目前,Qwen系列模型的全球下载量已突破6亿次。

    研究机构认为,阿里巴巴新推出的AI应用“千问APP",在公测上线仅两天后,就成功冲入苹果AppStore免 费应用总榜第三位。“千问APP”强调聊天+办事双核心能力,计划接入淘宝、高德、支付宝等各类阿里生态服务,将重点突破复杂任务的串联。商业化层面,短期产品将保持免 费,注重用户体验。建议持续关注头部公司在内部组织架构主动调整的战略价值,以及中长期在AI等方向的叙事和执行进度。

    昆仑万维(sz300418)与阿里云在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和大模型训练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数据港(sh603881)为包括阿里在内的多家头部公司提供运维保障服务。

    华为Mate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产业链需求激增

    11月25日,华为在线上举行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华为Mate 80系列手机。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会上表示,华为 Mate80系列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

    据介绍,华为Mate 80系列全系标配3D ToF技术,实现金融级的支付安全,目前已支持150多个主流应用,可直接进行3D人脸登录或支付。该系列手机还可用华为账号一键登录关联3D人脸验证,兼顾便捷与安全。

    东吴证券认为,2024年为3D视觉产业开始爆发元年。2024年前,3D产业应用场景少,市场需求和产业积累弱。2024年后,3D视觉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成为实现高精度感知与自主操作的关键技术。随着自动移动机器人、3D打印、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灵巧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些高阶自动化场景对实时深度感知是硬性需求,3D视觉的需求激增。

    奥比中光(sh688322)的3D视觉传感器在线下零售、自助货柜、餐饮、医疗以及交通等支付场景中进行了应用。

    欧菲光(sz002456)凭借光学技术和生产制造自动化能力,布局智能门锁、VR/AR、机器视觉、运动相机等新领域。

    国家数据局启动国企数据资源试点 商业价值值得关注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11月25日表示,近期,国家数据局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明确了12家中央企业为首批试点牵头单位,联合民营企业、科研院所、专业服务机构等共同承担试点任务。

    今年7月,国家数据局会同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并于近期组织开展首批试点工作。这项工作,既是要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数据为驱动,一体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改革;也是要引导国有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高水平开放数据资源,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发挥数据效能。

    研究机构认为,数据要素领域重磅政策持续落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作为国家级战略,公共数据运营等环节所释放出的重要价值,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改善地方政府资产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领域的商业价值值得关注。

    超图软件(sz300036)提供空间数据治理工具,并探索了不动产数据在银行方向的运营。

    博思软件(sz300525)通过人工智能在采购领域的创新应用,打造了智能采购官、智能采购交易、智能采购监管和智能商务通等采购解决方案。

    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

    国家航天局印发《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出,完善商业航天发展投融资体制机制,设立国家商业航天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联合成立投资平台。扩大政府采购,推动商业运载火箭、商业卫星、商业发射场、商业测运控设施等商业能力参与国家航天任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扩大商业航天服务采购。重点支持商业航天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挖掘应用新场景等。

    点评:中国商业航天已形成完整的“星、箭、场、测、用”全产业链生态,正站在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转型的关键节点。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加速拓展,一个自主可控、富有韧性与竞争力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形成。未来,商业航天不仅将助力中国在全球太空经济中赢得主动权,更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智慧社会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商业航天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策重点从“培育”转向“推动”。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2.3万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8万亿元,未来五年有望保持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万亿元,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A股相关概念股有天银机电(sz300342)、上海沪工(sh603131)等。

    中国首个 规模化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开建

    据报道,近日中国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启幕仪式在深圳南山智城举行,标志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该工厂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集研发、制造、测试于一体,用于实现光量子计算机的工程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点评:量子计算是遵循量子力学规律来操控信息单元的一种全新计算模式。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量子计算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计算算力不足的难题,被视作引领下一代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也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焦点。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其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向通用计算拓展,推动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深度变革。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凭借政策支持与工程化能力,中国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局部突破。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天通股份(sh600330) 、华工科技(sz000988)等。

    创四项全球纪录 630℃超超临界主设备下线发运

    据报道,世界首台套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国家电力示范项目主设备于2025年11月25日在‌四川德阳正式下线发运,即将应用于‌山东郓城的大唐郓城国家电力示范项目,创下四项全球纪录:主蒸汽压力35.5兆帕、‌进汽温度631℃、发电热效率超50%、‌供电煤耗低至256.28克/千瓦时‌。

    点评: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煤电行业只能走更高效、更清洁、更灵活道路,这也是超超临界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燃煤发电的技术革命,对我国能源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A股相关概念股有东方电气(sh600875)、大连重工(sz002204)等。

    4.5亿太空算力项目开启招标 产业加速落地

    据无锡产权交易所公告,“梁溪星座”项目公开招标,项目业主为无锡市星算科技有限公司,资金来自自筹,合同估算价4.5亿元。“梁溪星座”项目,建设由12颗智算卫星组成的星座,所有卫星实现3D打印增材制造,搭载全球领先的“梁溪造”超级算力载荷,完成组网后总算力不低于20P,内容涵盖梁溪星座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卫星研制、运载发射、频率占用、测运控及运营服务等。

    随着人工智能(AI)的爆发式增长,算力需求呈指数级攀升,传统的地面数据中心在能源消耗、散热效率和土地资源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瓶颈。当前,能源成为AI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太空算力凭借其特有优势成为中美布局的重要方向,有望成为未来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带动产业快速发展。太空算力围绕 “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展开,覆盖卫星制造、核心芯片、数据处理、通信链路等多个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孕育着投资机会。

    航天宏图(sh688066)自建 “女娲星座” 实现遥感数据在轨处理,与太空计算系统协同运作,其遥感数据处理市占率超40%,有望受益于太空算力发展。

    中科星图(sh688568)是中科院空天院旗下企业,规划太空算力星座、太空感知星座等商业卫星星座,整合天基数据与超算算力开发低空云产品体系,同时与中科曙光共建 “天地一体化” 算网,赋能城市治理、灾害预警等场景。

    阿里巴巴AI相关产品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 相关产业链标的望持续受益

    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当季实现营收2478亿元,其中云智能集团收入398.2亿元,均超出市场预期。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公司在AI技术和基础设施平台等领域大力战略投入,旺盛的AI需求推动云智能集团收入进一步加速,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此外,AI收入在云外部商业化收入占比提升,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过去4个季度,阿里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达1,200亿元人民币。

    阿里千问App于11月17日开启公测,最新数据显示,开启公测仅一周,千问App全网累计下载量已突破1000万次。据官方介绍,这一爆发式增长速度一举超越了ChatGPT、Sora及DeepSeek的同期表现,刷新行业纪录,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AI应用。近期随着阿里千问及谷歌Gemini3的陆续发布,全球大模型竞争进入新阶段,技术迭代加速将显著降低应用门槛并提升能力上限。阿里定位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持续推动模型迭代优化与AI应用商业化探索,相关产业链标的望持续受益。

    中恒电气(sz002364)目前公司与阿里巴巴主要在数据中心领域开展合作,公司是阿里数据中心能源产品主要供应商。

    彩讯股份(sz300634)公司长期深耕协同办公、智慧渠道、智算服务等核心赛道,不仅是华为、阿里、腾讯等生态伙伴的重要合作商,更是为众多大型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与服务支撑。


    (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编辑:汪翔 投顾编号:A0880620040002)

扫描下面二维码
下载“益盟操盘手”APP